企業新寵兒,影音電商好看又好購!
日本企業 LINE 前執行長森川亮於 4 月 1 日離職後的動向深受各方關注,終於在上週有了答案。這位化腐朽為神奇的執行長下一步是創立線上影音網站-C Channel。
C Channel 內容共分為六大主題:旅遊、時尚、美妝、髮型、美食、文化,目標族群明顯鎖定年輕女性,宛如女性時尚雜誌結合蘋果動新聞。同時 C Channel 亦觀察到目前網路使用者利用零碎時間的閱聽習慣,將每支影片長度控制在 1 分鐘左右,並以不需要旋轉手機便可以觀看的直式影片為主,使用操作相當友善。
但影音網站的獲利模式一直是各界關注的重點,森川亮表示 C Channel 的收入來源除了廣告,還會加入電子商務板塊,即影音電商。
圖1. C Channel 預計會找來約 100 位模特兒或藝人,搭配剪輯過的精緻影片,搶攻日本女性市場。
其實影音電商對消費者來說並不陌生,從前風靡一時的電視購物就是影音電商的原型,只是將平台從電視搬到了網路上。
但從前我們在電視上不買的東西,搬到了網路上難道就會買了嗎?其實並不盡然!電視購物頻道轉戰到網路影音平台後,無論是個人或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發佈影片,與此同時便有許多頻道依樣畫葫蘆在影片中推薦商品,但相同的產品介紹、粗劣的推銷手法及不預期的推薦強打商品卻也變相的成為閱聽時的干擾,反而引起閱聽眾的反感。
因此,企業必須發展新型態的影音電商可能性,嘗試不同的影音內容,從功能到互動層面都須全面考量!
加上行動裝置普及、4G 穩定快速、大數據的累積及手機購物習慣的養成等因素都使影音購物有了新的可能,去年年底中國兩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及京東便聯合影音平台試試影音電商的水溫,以下整理了兩大電商的戰略模式,一起來看看影音電商今時今日的發展吧!
圖2. 電影、戲劇總是能造成風潮,企業們便是看中一股股風潮之下所附加的電商價值。
阿里巴巴+優酷土豆,「玩貨」平台誕生
「螢幕即管道、內容即店鋪」是這場戰略的口號,「讓廣告行銷在對的場景,通過對的方式,呈現對的消費者面前。」
所謂「對的場景」就是螢幕裡吸引閱聽眾的影片;「對的方式」便是在影片播放當中推播與影片內容關連性極高的商品廣告浮層,讓用戶邊看邊買;而「對的消費者」是指在阿里媽媽的大數據支援下,深度挖掘對的用戶需求。
圖3. 「劇玩貨」是玩貨平台的重點主題,以知名影視娛樂影片推廣商品是「劇玩貨」的拿手好戲。
另外,此計劃也提供用戶創意製作內容,阿里巴巴上的賣家可以自製好玩有趣的推廣影片至土豆網,並利用阿里媽媽提供的數據分析,判別適合的推播時間、場景、商品等,將大數據與行銷做精準的結合。
雖然玩貨瞄準年輕人市場,內容也大多聚焦於音樂、動漫、K-Pop、時尚等,但剪輯過的劇集片段等於是「新瓶裝舊酒」,依然是呈現廣告的本質,針對的是進入平台前便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而非收看劇集的廣大閱聽眾。
另外,對於閱聽眾來說,觀看影片的首要重點是「流暢性」,為維持影片流暢性,使用者通常不會停止影音購買商品,所以影音秒數長短在這裡便變的很重要,短秒數影音反而更能夠延續熱度。
而在影片中置入商品主要是希望能夠創造用戶「衝動式」購買,但也很容易因為想繼續觀看影音而錯過「心動」、「想衝動」的那一瞬間,讓用戶再回頭購買的機率不高,所以未來如果能夠在觀看影片過程中就能有和產品更即時的購買互動,應該能夠創造更多商務可能。
因此,短期內阿里巴巴和優酷土豆的影音電商服務,應該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後續發展。
京東+愛奇藝,引爆《愛上超模》流行風潮
另一邊,與阿里巴巴抗衡的京東購物則選擇另一種方式提供影音電商的服務-冠名節目。
中國傳統電視台節目慣用冠名模式,即將贊助廠商與節目名稱連在一起加深消費者印象,但時常冠名廠商與節目的關聯性不大,如《立白洗衣液我是歌手》。而京東也是採用這個模式,只是冠名的節目是由網路影音平台愛奇藝自製的大型互動時尚真人秀《愛上超模》,將風情萬種的模特兒與京東的錦衣華服連結在一起。
愛奇藝自主研發了「Video Out」技術,可自動識別產品元素,在觀看節目的同時,點選模特兒服裝便可直接跳轉至京東專屬購物頁,且植入產品與導流連結全程無須人工介入,完全依靠技術的力量。
雖然在觀看過程中依然會推播廣告浮層,影響觀看體驗,但時尚節目一向是品牌行銷的絕佳平台,尤其是結合節目內容無違和置入商品的情境式行銷,與玩貨的最大差異便是自製的節目內容能夠吸引廣大閱聽眾的興趣,並透過節目橋段為閱聽眾製造購買動機,發揮導流之外的另一大影音特色。
圖4. 京東衣櫥為《愛上超模》開闢了專屬頁面,消費者只需從影片中點擊喜愛的服裝便可進入平台購買。
但不論是上述哪一種做法,影音平台都不是完成交易的最終場所,購買行為仍是靠超連結至電商平台而完成。
影音賣廣告、重流量,電商求交易、重收入;影音及電商仍像是一道未入味的佳餚,看著可口,讓人更期待它們調和後的口味。
對企業來說,具有極高電商價值的影音領域就好比一隻金雞母,品牌迫不及待地希望能讓它順利產下金雞蛋,但千萬要記得,若無法在創造價格之前先展現出價值,那麼又該怎麼期待用戶關注呢?
新創的服務如懷胎十月一樣,消費者的需求及習慣是需要過程來培養的,企業們準備必須先提供服務,和用戶共生共存於電商影音,並配合消費者意見進行調整及優化,打造一個越來越符合市場口味的平台!
「現在的日本網路產業越來越不會打造品牌。大家不懂得忍耐,馬上就想到賺錢。」森川亮表示「某種程度上一定得忍耐,而我們會盡可能忍住。」或許應該效仿森川亮的 C Channel,先將火力集中在充實內容、優化服務,在摸索消費者口味的同時也建立起品牌形象。
「香港電視三大收入來源:廣告、海外發行權及線上購物」或許可以參考王維基 HKTV 的逆向操作,內容為主、電商為輔。以膾炙人口的劇集作為吸引流量的招牌,賺取廣告收益的同時,也加入電商服務,將觀眾鎖在螢幕前。
要知道在產業未成熟前的許多行為都是令人質疑的,但要帶來顛覆式的變革,不仿試試從全新的思維出發,我們仍在期待翻轉影音電商產業的那隻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