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究竟在「+」什麼?
雖然互聯網這個用詞已經存在多年,但台灣的朋友對「互聯網+」仍然感到有些陌生,「Phi Club鬥陣俱樂部」第三講拆解「互聯網+」的要義。通泰媒體應用總經理賴麒宇解釋,其實,「互聯網」指的就是「網路」,而「+」是動詞,表示網路「化」的意思。舉個例子來說,「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零售」,意即金融網路化、零售網路化…,網路在各個產業都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要做從核心開展出真正的「網路化」。
賴麒宇說,關於「互聯網+」的現況,用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的名言「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來形容是最好不過的!老子《道德經》則可以貫串互聯網的思維(下圖1):
「道」是規律,人知道的規律越完整,所能掌握的機會就越大,「互聯網+」即代表一個新的商業規律。「互聯網+」的特性則是面向社群,透過連結和跨界來滿足社群的需求,進而建置商業生態。
(圖1: 道德經VS. 互聯網+的對照)
賴麒宇提到,近日到上海出差遇到一位經營高端健康產品的企業主對他吐露公司數位轉型的困擾。這位業主提到,為了公司的發展,思考很久後決定開辦線上銷售,但出乎意料地引發實體店面同仁的反彈,經過了解之後,才發現原來同仁們擔心會降低他們的銷售成績,後來這個企業以定價來做為線上線下的商品區隔。但賴麒宇認為,如果只靠價格來帶動銷售,就可以看出該企業還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想要落實「互聯網+」概念的企業,除了要徹底了解新的商業規律之外,更要謹記「重新定義」的重要性,重新檢視基礎卻重要的面向,例如,自我的商業價值為何?與客戶之間的關係?組織中對「互聯網+」概念清晰且一致嗎?
- 影片:互聯網時代顛覆了以往的商業模式
面向社群,透過連結及跨界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進而完成商業生態建置
「互聯網+」最重要的精神就是「面向社群」,談到企業的品牌如何行銷?要跨哪些領域發展?這些都不是由公司選擇,而是從社群的需求來決定的。
有參加者問到在公司內,如何讓大家都知道「互聯網+」的重要性?賴麒宇表示,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某個角色,例如,不要因為身處在某個部門中,就只用公司的座標來衡量自己,應該跳脫公司、跳脫產業,以更宏觀的全球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最應該先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人,則是公司最有影響力的那個人。他觀察,大部份的公司在這條道路上鎩羽而歸,「大多不是被互聯網打敗,而是被『不相信互聯網』打敗。」
這次「Phi Club鬥陣俱樂部」的參加者也很關心企業在發展「互聯網+」時,是不是要花很高的費用?賴麒宇說,如果從頭開始的企業,反而所需資金不會太高,初創期間也可以邀請其他的合作單位一起,增加成功的機率。
有平面媒體人問到,「把內容數位化轉檔就是網路化嗎?」「互聯網+」並非只把網路作為工具!例如Netflix絕對不會將數位影片上架視為唯一的業務,他們積極思考社群的需求,例如發展個人化的隱私及推薦觀看模式、串流影音等等服務,內容必須要提升變成服務才行。
至於「互聯網+」適合在哪種產業發生?賴麒宇認為,如果所屬的產業很靠近技術端,要讓「互聯網+」思維貫穿的難度會比較高,即使落實了之後可以增加效率,但很難有顛覆性的改革。不過,大部份的業態在面對「互聯網+」時都有一定的可塑性,「面對社群、透過連結與跨界,進而滿足社群需求,創造商業生態。假使很難轉型,就不要拘泥在現有的架構上,而是另外播種尋找機會。」
賴麒宇最後提醒,目前「互聯網+」在大陸被談得很廣,但在台灣應該要談得深,目前很多的論述都在談經營社群,透過企業積極的經營,社群勢必在人數上會成長,但應該即早切割社群,進一步劃分成不同屬性的族群,是為了要提供更細緻、更差異化的服務,因為當你越靠近社群、就越能嗅到商業的契機。
*賴麒宇將於2017/2/16起在誠品講堂授課,報名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goo.gl/M2Dk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