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知道使用者要什麼嗎?

Business Dec 5, 2011

  我們最近在為客戶的基金會進行網站的發想規劃,此基金會的主要宗旨為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透過舉辦人文藝術相關課程,親近一般大眾生活,並從中體驗、感受生命意涵與提高生活的價值。期望透過這些內容,讓生活中充滿良善分子、讓大眾生活在祥和世界。

  都知道新媒體時代當道,要用大眾所熟悉的管道、接收訊息的形式進行溝通,因此基金會透過網站、社群…等的經營,提供相關活動課程公告,但根據使用者習慣與我們提供的分析服務推斷,目前客戶的網站似乎對於「立即滿足需求的服務」上尚缺琢磨;就像一個燙傷的病患,應該立即進行治療(服務),而不是請他明天掛號再就診(公告)。因此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協助客戶擬定使用者情境,進而建立一套讓用戶能夠確實獲得當下的心靈滋潤。

  忙碌一整天,下班回家還得擠在捷運中,煩悶地想著隔天報告的上班族,造訪客戶網站的當下,想要得到的是可以幫助他紓緩情緒而不會是一則數天後才要舉辦的心靈講座通告,可能是網站電台播放的一首心靈音樂、藉由小遊戲隨機抽選的金玉良言,頓悟的瞬間、煩悶的情緒當下就獲得了釋放。

  因此透過新的溝通管道,在內容上有沒有真的有效溝通,展現溝通管道的效益?有沒有真的打動到心坎?能否讓第一次的造訪就產生共鳴?(每一次接觸的機會都很難得,想想這不斷擴大的網路世界,我們又是何其渺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尤其對於服務對象廣泛,如何讓茫茫大海中來自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生活、環境背景的人,面對同樣的內容,在第一次的造訪就能感受到「這些內容是跟我相關的!」、「這些內容是對我有用的!」、「這個網站是我願意再來訪的!」,且對於有習慣造訪的網友,能夠提供「每一次的造訪都能讓我學習成長」的感受。讓使用者在不同環境、透過不同的造訪工具,都能取得最恰當的接收內容,例如煩悶的上班族,拿著手機擠在捷運中,從所在環境、使用載具可判斷,一句金玉良言會比一篇勵志故事更來得恰當!而這些都是我們在新階段所要考量規劃的重點!

  讓新媒體時代的新媒體工具,不再只是讓消息有效露出的工具,而是能夠發揮這些工具的特點,幫助我們在 21 世紀,服務生活在虛擬世界的這一群人,讓我們更有機會與這些人,進行近距離的心交流。讓大眾不管是在虛擬世界、或是實體世界,都能獲得我們真心提供的服務,並且得到幫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