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的商機

【圖片來源:ishreader.pixnet

越來越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三不五時就可以在公車、捷運上看到大家都在低頭滑著自己的手機螢幕。「低頭族」越來越多了,不僅是玩遊戲、上社群,越來越多人也用行動載具看短片。但行動裝置的呈現勢必有別於電視螢幕呈現的節奏,如何滿足行動裝置的使用者未來會是內容業者需考量的地方;如何吸引行動裝置使用者的商業行為也是品牌經營者需要關注的發展。

研究指出,每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機的次數是 150 次。
也許你不會每天開電腦、開電視,但你一定會隨時攜帶手機。沒有人喜歡廣告,但人們都會喜歡有趣、創新的事物(也許查覺不出來,其實有廣告成分在其中);廣告業者應善用手機的特色:「移動」,在移動的狀態下的情境與環境,結合廣告或是品牌形象感染使用者。手機相較於電腦、電視,是屬於「個人化」的產品,行動內容也應此越來越趨向個人化製作;內容業者除了提供好的內容外,同時也要關注客製化的服務與多元視覺選擇,提升服務品質才能與市場上的競者相抗衡。

品牌的推廣只能靠廣告?

提升使用者對於品牌的「認知度」是品牌行銷持續努力的方向,行動廣告商應協助廣告主(品牌業者)將對的內容提供給正確的使用者,善用分析數據鎖定目標客群,才能將廣告投以最大價值。而廣告主應了解,目前「使用者的行為已漸漸改變」已是趨勢,但使用者鮮少喜歡在使用程式的時候出現腦人的廣告畫面,品牌業者應改變廣告呈現的手法而不是單純推銷自家商品

【圖片來源:】

廣告已經落伍了!
比起置入性廣告、不斷出現在免費 App 中的干擾廣告 Banner ,消費者更愛一些有趣、真正站在使用者的需求而用心去開發出的 App,真正實用、好玩!讓消費者透過這些「Goods」去認同品牌!例如,全球知名啤酒品牌海尼根在 2011 年歐洲足球聯盟賽事上設計了一款 App ,球賽在電視轉播的同時,使用者可在 iPhone 與 Facebook 上預測球員的下一個動作,成功跨足了不同平台,但使用者並沒有真正看到「商品」而是在遊戲中取得點數去兌換海尼根啤酒,而在觀賽過程中無形就會有「看球賽就是要搭配啤酒,啤酒就是要選海尼根」這種印象,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如此手法才能真正打動使用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