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螢幕之戰,不一樣的跨螢互動體驗

科技進步快速,行動載具產業發展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快,快到你還沒玩完新手機功能,更新一代的手機已經出現在電視廣告上面,告訴你新的那支比你手上的更好;而行動載具不單只是通訊和上網工具,而是生活中的萬能必需品,是一個可以拍照(相機)、查路線(Gps)、和朋友聊天(手機)、看電視(遙控器)、看星星(指南針)…。

資策會最新發表的數據中(如上圖1;圖表通泰製作),表示2014年上半年台灣行動族群有1330萬人,其中智慧型手機1,225萬(58.7%)、平板電腦530萬(25.4%),同時持有智慧型手機和平版的人數為426萬(20.4%),而在跨螢使用的狀況中,使用者同時使用電視+手機的機率已經高達90%。(如下圖2;圖片來源)

互聯網 + 行動載具:跨螢「使用」

互聯網 x 行動載具:跨螢「互動體驗」

行動載具與行動互連網普及,創造了一群行動新族群,而這群人將會是這世代最具代表性的族群,這群人透過行動載具滿足他們生活中的所有需要,跟以往只能坐在電視機前面看電視、電腦前面上網的時代不一樣,對於螢幕間的想像也不一樣;4G行動互聯網與行動載具普及的推動下,滿足他們的不再是「跨螢使用」,而是翻轉加法成為乘法的「跨螢互動體驗」,透過互動創造體驗的新服務

跨螢互動體驗,不是把第一螢幕的內容縮小放進第二螢幕中,對使用者來說沒有什麼意思,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力,但如何透過不同螢幕的特性創造不一樣的使用感受?我們列舉了3種跨螢互動創造體驗的方式:

1) 鏡像功能的延伸雙屏顯示

鏡像功能就是將第二小螢幕(手機、平板、筆電)的螢幕投射至第一大螢幕(電腦、電視、投影幕)中,而雙屏顯示就是第一、二螢幕所看到的畫面不同,但內容卻是連動性的,此運用常見在電視遊戲上,蘋果官方就推出許多遊戲,像是透過Apple TV,讓手中的遊戲變成了飛機的操控界面(如下圖3;圖片來源Apple)

2)延伸第一螢幕的同步活動(Synchronous Activity)

同步活動延伸第一螢幕上應用,互動在人、資訊、活動之間,創造體驗。

A.資訊延伸:第一螢幕上人與資訊的延伸和互動,進一步了解與討論,適用於:電子商務商品資訊、電視節目人物資訊、影片置入商品、體育比賽資訊…等。

(圖4:資訊延伸-比賽中球隊球員相關資料;圖片來源)

B.延伸互動:通常透過QR Code去串連兩個螢幕,第一螢幕創造期待感、好奇心讓使用者拿起手中的手機或平板去解碼QRcode,想傳達的資訊就從散布端跑到了使用者端

(圖5:卡尼爾「愛關懷」網站活動,透過QRcode,電腦畫面中的小女孩會進入手機中,傳達關懷問候的互動;圖片來源)

C.社群討論:透過人與社群的方式,讓使用者主動創造內容並且分享,創造傳播力與話題性,常使用官方討論室、Facebook留言(可出現在第一螢幕上)、App軟體同步討論室。

 

3) 跨螢互動/陪伴體驗 (Companion Experience)

依據第一大螢幕的內容,和內容創造出互動與體驗,可能可以決定劇情內容、與劇中主角同步互動或遊戲、幕後花絮互動、投票決定比賽結果、問卷、好球票選、募集現場活動Q&A…等。

(圖6:陪伴體驗-電影劇中內容與影迷民調互動;圖片來源)

 

跨螢互動體驗是將螢與螢之間互動遊戲化,創造出更多內容;而成功的跨螢互動體驗並須去洞察使用者的行為,了解使用者使用的需求、背景、時間。行動載具普及與4G出現加速翻轉加法變成乘法的狀況下,如同諸葛亮所云:「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品牌/企業在規劃宣傳時,應考慮如何讓跨螢互動體驗落實在活動/產品中,抓住這群行動新族群的眼光。

 

延伸閱讀:

行動裝置持續看漲!跨屏策略該如何選擇?

用戶體驗大時代

網路影音跟看電視不一樣!別用過往的硬體思維改變下一代的數位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