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熱議】究竟 OTT TV 不 TV?

台灣未來一定有一個本土的OTT TV,它是這塊土地兩千三百萬人的集體創作 。

近期,OTT (Over The Top) TV影音服務開始掀起滔天巨浪,國外 OTT TV業者大舉進軍台灣市場,國內電信商甚至電視台都紛紛準備應戰,但讓我們先反過來思考,規劃 OTT TV 並非一朝一夕的事,OTT TV 應該注意的關鍵點是什麼?又該怎麼突圍?

 

  • OTT TV 要想清楚,看明白關鍵在哪裡

想清楚平台的價值在哪裡?

看明白用戶的利益是什麼?

買了內容和頻寬之後,是否就是平台的價值,或對用戶就產生利益?

而當沒有內容的時候,平台還剩下什麼存在的意義?

用戶對你的依戀還有什麼?

如何在用戶的需求裡,看見自己的價值?

 

  • 我們可以再靠近一點來看,OTT TV TV的關鍵在哪裡

OTT TV 不應該是電視+網路,而是網路+電視。

網路不是工具,而是種思維,是種重新顛覆電視的思維!

直播已經進入2.0,不只是 O2O 而應該是 O&O,實體和虛擬應該是同時並行存在。

O&O 缺一不可,OTT TV 這類新型態的未來電視(Future TV)初期應保留電視時代的特點,但同時越來越強調線上互動發展,對社群聯繫有所幫助,也是電視內容整體消費過程的循環之一。

Dijit media 創辦人 Jeremy Toeman 曾經說過:

沒錯,就是逃避,事實就擺在眼前。有人說電視體驗是「娛樂」,但那只是逃避的一種型態。再講明白點,我相信人們把看電視當作一種娛樂,但是當你仔細想想每天看數個小時電視的典型收視習慣,看電視就不只是娛樂而已。

為什麼真人實境秀這麼受歡迎?因為你可以逃離你的真實生活,窺視他人的生活。而且相較於身為觀眾的你,實境秀參賽者必需更努力為生存而戰,更有可能隨時不小心就陷入困境。雖然你的心情可能隨著故事起起伏伏,不過你是安全的,你絕對不會被淘汰出局。你感到安心,因為是別人去冒險,這就是逃避。

 

  • OTT TV TV 的思維是什麼?

一定是基於「用戶」,而非基於內容。

而本質就是用戶主導、數據驅動的新商業型態。

關於創造 OTT TV 體驗的黃金守則是:如果產品本身沒有考慮到「人」,就會完蛋或失敗。所以電視、設備、服務和 App 製作者,都得想想影音的消費場景。如果方法不對,觀眾不會輕易買單,無論你怎麼強力推薦。雖然你多少可以吸引到一些人,而且恰巧足夠支撐一筆生意,但是新鮮感會消失,消費者很快又會離你而去。

跨過了電視台、收視率,OTT TV 應以大數據來時刻應對、調整策略方針,OTT TV本身就是一條回不了頭的路,追蹤用戶的每一個點擊,了解數字背後代表的潛在意義,都已成為最重要的小事。

 

  • OTT TV TV 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因為使用,開始有了關係。

因為經營關係,明白需求在哪裡。

有了明確需求,策略和方法就更清晰。

真正獲利就此開始。

OTT TV 請試著走入用戶的生活,讓用戶開始在乎(除了內容之外)和你的連結!

這是未來的商業世界賺經營關係的錢。

 

  • OTT TV 的完美想像

平台入口化:讓用戶願意來逛、來和你接觸。

入口社群化:逛見的內容願意互動、分享、推薦。

社群內容化:設計與所有用戶集體共創、共享、共有服務。

內容服務化:讓內容滿足生活情境,匹配服務。

服務加值化:藉由跨屏創造價值,產生剛剛好的互動。

 

  • OTT TV不轉彎就看不見未來

OTT 未來應該是,將一個事件、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個想法,透過各式各樣媒介,經過解構、重組、再造,而成為立體化、遊戲化、娛樂化、社群化、資訊化…等效應不同面貌的作品,期盼引領用戶,能走入事件內,跨進故事中。

簡單來說,OTT 不應該只是未來電視的一種,因為它將會是未來社會生活的其中重要一環。

我們終有一天會了解,越過電視,透過網路看影音,那不叫做 OTT,故云: OTT TV 不TV!

 

延伸閱讀:

如何用「網路新思維」檢視品牌,連接未來!

電視台,您到底互聯網了沒?

多媒體匯流,原民台OTT率先達陣!

奔跑吧企業!影音就是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