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缸文化」連銀行人也自嘲, 台灣金融業如何在新世代找到新人才?

你知道嗎?一個實體分行的營運成本是行動銀行的50倍、網路銀行的23倍。然而,在數位浪潮下,金融業的人才需求有因此而遞減嗎?答案是沒有,甚至求才若渴 !

(圖片來源:IH Digital)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2016年國銀分行家數只剩下3,431家,創下近3年來的新低; 在中國,約有70%的資訊已被數位化,金融業已是名符其實的數位產業。然而,從求才數字來看,去年12月在台灣的金融業中,尤其是數位相關的工作機會,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了高達四成五倍,再把時間拉長一點,兩年來成長了九成五。龐大的人力需求,反應金融業想趁「數位金融」浪潮奮力一搏的企圖。

銀行求才若渴的狀態很普遍,但「才」從哪裡「求」?什麼樣的人適合?要踏進連金融高階也自嘲的「醬缸文化」中,得具備哪些能耐與條件?

長期觀察數位趨勢的「通泰媒體應用」總經理賴麒宇認為,「用戶」將會變成金融業最關注的核心,因此銀行在思考問題時,一定從企業的立場,改成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同時,經營「自媒體」也將是重要業務範疇。他認為,負責自媒體的同仁須具備跨界的知識,讓接近市場端的同事當資源調配者,管理者則後退一步擔任支援者的角色,才能拉近與顧客的關係。

銀行高層疾呼:放下自尊心、找懂得生活的跨界新人!

金融圈也意識到跨界人才的重要性。「中國信托」信金執行長劉奕成在去年底一場金融研訊會的人才討論會中提到,目前台灣許多銀行發展的APP,即使得很多獎,但其實只是把「櫃台」放到手機裡而已,但國際上數位銀行的執行方式卻是顛覆的。銀行擁有換位思考能力極為重要,在未來,銀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的印象甚至可能弱化,例如因為,第三方支付盛行之後,消費者甚至會不知道他們透過哪一家銀行來做支付。

人們現在的資訊獲得方式,回到古早時代的「部落化」。透過社群(另一個角度是「同溫層」),一個人收到的訊息大多來自於所屬的團體或朋友,父母收到的訊息絕對跟小孩收到的不一樣!劉奕成提到,中信銀曾經在某一天做了一場內部調查,詢問不同年齡層的同事認為當天最重要的新聞事件是什麼?其中,45歲以上的人回答「希拉蕊電郵門事件」,而30歲以下的年輕同事則認為是「炎亞倫認為下雨會導致地震」。兩極化的結果讓人在哭笑不得之餘,也警覺世代的差異。

他認為,金融圈要取得的人才是可以進到不同部落發聲的人,因此面試主管要找懂得在各方面享受和生活的人,不要只學校成績好的,要尋找跨業人才,擁有「互聯網+」思維,以及富有強烈的好奇心、hybrid skill(生命中經歷的事情越多越好)等等,如此,這些新人才能打破銀行層層疊疊的醬缸文化,影響既有的同事。

阿里集團創辦人馬雲曾說:「老人吃虧的地方就是,晚上睡不著覺在腦袋裡不斷思考、走了千百條路,但是隔天一醒來,還是走回原來的老路。」

延攬年輕的新血也相當重要,檢查一個銀行的數位化是否成功,劉奕成認為除了跨業人才之外,和負責規劃的成員年紀有很大的關係,不同世代的認知與差異會相當大,他舉例:在颱風郵筒彎腰之前,有多少小學生認識郵筒?你又有多久沒有把東西丟進郵筒過呢?

目前幾家國銀已積極地透過大型計畫招募新世代的金融人才,包括玉山銀行的「數位火星計畫」、國泰金控與台大商學院合作,中信金也成立了自有的中信金融學院…等等。在未來,預估25%銀行都會設立「數位長」的職務,這位數位長的典型,將會是混合行銷和科技管理的人才。至於為何金融業會把阿里支付、paypal這樣的好機會拱手讓人?因為傳統金融產業大多想著如何在既有的領域,求穩定的賺錢途徑,卻忽略8:2這樣的創新比例,一步步丟失自己的競技版圖。

呼應銀行必須創新的趨勢,星展銀行首席創新長尼爾.克諾斯(Neal Cross)今年參加「2017天下經濟論壇」專題論壇「亞洲金融業的演化與再生」時,也衷心建議「銀行要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了解自己不是什麼都懂。因為世界已經變了,可能你的客戶、外面的大學生,都比你懂得多。」他認為,銀行想要得到的解答,或許已經不是在內部團隊,而是在外頭。 至於銀行如何創新、面對未來?他認為,應該要「減少客戶和我們金融機構打交道所花費的時間」,因為,銀行得挖掘客戶出入銀行時背後最在意的事情,可能不只是借貸,而是他們重要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