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的歷史:從電視媒體革命的四個時代思考未來發展

走進家電賣場,每台電視都強調了其「智慧連網」功能,不但可上網看影片,更可以上Facebook,甚至有網頁瀏覽器。

抱著極其興奮的心情,送走了裝電視的服務人員,握著手上那隻有著將近五十個按鈕的遙控器,把自己塞進沙發裡期待著對面那個四五十吋的大螢幕呈現出你想像中的「智慧」。令人喪氣的是:光是試圖用遙控器輸入無線網路密碼時,你竟開始懷念起手上的 iPad 或房裡的電腦。即便試過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該電視智慧遙控的 app,不知怎麼地突然有種感覺:我都拿著 iPad 了,要用電視上網要看影片為什麼不在 iPad 上看就好?

想要有「智慧」上網功能,又要有大螢幕的享受,看來只能將電腦接到電視去播了。但有時又不想要電視那麼有智慧呢?有時就真的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用遙控器轉台來轉台去,此時又得切回來電視頻道。

於是,到最後,電視節目仍舊歸電視節目,網路世界依舊還是跨越不到電視機;反過來,電視的直播頻道因為版權問題,或是電視台目前所經營的網路平台尚未達實用階段,無法在網路上呈現與觀看電視相同的觀賞體驗。

圖1.使用電腦或行動裝置觀看影音,與電視上的收視體驗,還存在著有一定程度的落差。

難道電視與網路之間的距離竟如此遙遠嗎?本質上,這兩者之間有著整個收看習慣與商業模式的巨大差別。傳統電視是隨著本地客觀時間 Live 即時播出的,因此什麼時段播什麼樣的節目,與該時代人們生活作息的步調緊緊相依:我們可以在早晨時段小朋友們上學前的看得到兒童節目、上班族上班前看得到晨間新聞、中午吃飯有午間新聞、晚間新聞後的戲劇節目、深夜的電影、以及週末的綜藝節目…等的安排。

就商業模式來說,廣告商也是依照不同時段不同的收視族群去安排商業廣告,因此,整體收視習慣、節目屬性、以及該時段的收視率,對廣告行銷策略有極大的影響。

但網路呢?網路影音散佈在各大 B2C 的影音平台上,在這些平台與電視台或節目播送權利擁有者間建立了互惠的商業模式後,觀看者幾乎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段點選觀看任一節目已上架的任一集。而這樣的觀看模式會越趨熱門,甚至現在許多學生族已經好久沒打開電視機了,主因便是整個社會運作趨向多元,可觀看的時間碎片化後,較無法像過去那樣固定時間守在電視機前觀看。

除了收看習慣與商業模式的不同外,現今可連網的電視機,在 UI/UX 的設計及使用便利上,與網路影音平台間仍有極大的落差。特別是在網路上,能夠同時開啟不同視窗,一面觀看影片,一面參與社群討論…,多工的作業環境與成熟的輸入/輸出介面,讓網路影音平台與隨選機制,在這個多元而碎片化時間的時代裡,逐漸取代了客廳的電視機。

難道電視就此永無翻身之地嗎?即便能上網,提供各種隨選視訊、娛樂、購物、社群等功能,仍舊無法與網路瀏覽器平起平坐嗎?其實一點也不,隨著網路頻寬的倍速成長,4K 甚至 8K Ultra HD 畫質的影音水準提昇了人們的視野,觀眾越來越期待能透過手上那台遙控器或平板電腦,讓客廳那台家庭劇院大螢幕呈現符合它水準的內容與流暢互動。

因此,我們預測,電視節目與網路影音水乳交融那一日來臨前,整個內容製播環境與平台介面必須經歷四個電視媒體革命的典範時期

  • 第一個典範:電視內容時代

在此時期,電視攝影棚的專業製播環境,無論是事先錄製完成排播的節目,抑或是 Live 播出的節目,均透過電視台的播送系統,透過不同形式(無線電波、Cable、衛星等方式),送到每個家庭中。而電視台的官網,或是其他網路影音平台,大多是在電視播出之後,由內容供應商或電視台,授權於網際網路上透過 Web 介面或移動平台上的 app 中,以直播或隨選視訊的方式播出節目。在此階段,節目的製作、商業模式的考量、甚至廣告行銷的思維與操作,仍舊是以傳統電視頻道為主。

因此在此時期,電視頻道內容成為網路平台的影音供應商,即時互動科技日新月異,網路影音平台並無法對電視節目與廣告的內容製作產生影響,網路平台僅能被動地從電視台或節目供應商那邊,得到所需的內容。

  • 第二個典範:網路崛起時代

由第一個典範進入第二個典範前,有個鴻溝得跨越:那就是網路視頻與網路資料交換的互動技術的提昇。因為這樣的提升,讓電視台官網與網路影音平台,不再只是被動的成為節目與廣告在電視頻道呈現以外的「另一個平台」而已,因為有了互動技術、巨量資料的統計與分眾,得以在碎片化時間與多元化時代,針對每個個人用戶,做到更精準的內容與行銷。

因此,在此階段,網路影音已經漸漸脫離觀看電視節目「重播」「另一個平台」的角色,開始經營起自己的互動特色與廣告模式,甚至超越過去電視頻道僅能靠觀眾作息的大致分段與不同性質頻道的分眾作法,提供更為個人化與實用性的選擇。

  • 第三個典範:平起平坐時代

當網路平台崛起之後,因為有了新的商機與比起傳統收視率與收視習慣的調查來得更精準的商業模式,開始有專門針對網路平台特性所設計的節目內容。這樣的節目內容可以置入大量的互動元素、社群元素、個人化的訂閱服務等。因此,網路影音平台開始會有許多內容甚至整個節目是在電視頻道上看不到的。就傳統電視產業而言,此時的他們面臨的三個挑戰:一為收視人口的大量流失;二為自有的網路影音平台僅服務「重播」需求,或是一直以來將內容放在別人家的窘境,必須被解決;第三,則是傳統電視廣告依照收視率調查的商業模式已經不再精準,Big Data 巨量資料對使用者觀看習慣鉅細靡遺的調查與分析,已然完勝。因此電視媒體要嘛就是讓自家的網路影音平台追上時代的潮流,要嘛就是重新思考製作網路平台專屬互動節目與廣告機制的可行性。

因此,從第二個典範進入第三個典範時,掌握新的網路技術對電視媒體來說,不僅在於技術層面需奮力追上,尤其是符合網路影音需求的內容製播環境、使用者行為統計分析的巨量資料技術應用、以及新的互動商業行銷模式的觀念,形成了一道不易跨越的鴻溝。

  • 第四個典範:網路內容時代

當網路頻寬已經完全能夠撐得起高畫質製、播、與電視台內容製作與直播的品質需求,即便是講求新聞時效的 SNG Live 都能透過網際網路,將高畫質的即時影音傳回棚內時,此階段便是由網路影音內容來一統江湖的時候了。由於在此階段所有的節目製播環境也好、商業模式與互動行銷手段也罷,都因應了網路時代的技術與觀念做了最適化的調整與呈現,因此,傳統電視頻道將滅亡,網路電視時代崛起。即便是傳統需求-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就不想動腦筋想要看什麼節目,很單純打開電視播什麼就自動呈現什麼,都可以透過使用者習慣的觀察與記錄,透過網路技術做不需選擇的個人化的影音頻道服務。

但這一階段就這麼樣水到渠成嗎?不,最關鍵的就是流暢的 UI/UX,以及「遙控器革命」的這件事了:要怎樣才能讓觀眾將自己塞進沙發中拿著一把按鈕越少越好的「遙控器」來對準電視時,仍舊能和坐在電腦前用滑鼠點幾下就可以非線性的方式操作極為複雜的網路影音平台有著一樣簡單又舒適的使用者體驗?這就是從第三個典範前進到第四個典範前,必須跨越的鴻溝。

圖2. 未來的電視發展能提供創新體驗,也能大幅改善使用的便利性。簡單來說,電視的發展不只是突破傳統思維,更將以用戶為出發點,帶給我們不同於以往震撼性的服務。

因此,當我們思考電視的未來時,或可參考本文試著提出的四個典範,而每每當我們於每個典範發展到極致的時期,面對新的典範可能,皆有一道道不易跨越的鴻溝,以及整個會影響製播、產業、廣告行銷等巨大的成本與商業考量,來阻止你進行階段性的革命。

歷史是必須前進的,對於電視媒體的未來,我們必須施以包容及耐心,摒棄電視與網路專業之間的歧見,在認清每一階段所需面對的挑戰後,從技術和觀念上做好準備,以迎接下一個典範的到來。

延伸閱讀:

不以電視為中心,CNN的影音佈局

「香港電視」網路電視台告訴我們的事

電視台,您到底互聯網了沒?